政风热线 > 要闻E览 > 问政畅政 > 正文

扬州大气治理不搞"一刀切" 86家豁免企业继续生产

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  2019-12-31 10:51:00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对全省纳入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的企业和工地进行专项检查。记者昨跟随我市生态环境部门走访3家豁免企业发现,它们都在保证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正常生产。

  导语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对全省纳入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的企业和工地进行专项检查。记者昨跟随我市生态环境部门走访3家豁免企业发现,它们都在保证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正常生产。据悉,我市共有86家豁免企业和34家民生保障相关工地。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避免了“一刀切”,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1

  确保达标排放,豁免企业生产正常

  在扬州福克斯减震器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喷包车间里增设了活性炭+光氧设备,焊接车间里设置了集中除尘装置,实现了生产烟气稳定达标排放。“我们先后投入300万元增添环保设备,在市、区生态环境局帮助下,今年通过了豁免申请。”企业负责人表示,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企业正常生产,满足了客户订单需求。

  同样感受到方便的还有生产新能源商务车的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我们投资200多万元,对涂装烘干室进行改造并增加RTO废气处理设施,该项目已验收,目前稳定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削减。”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按照生态环境部门要求,公司污染防治设施安装完成了环保监控设备,并与江都区环境生态局监控平台实现了联网,做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环保豁免权保障了公司正常、稳定生产,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10月,公司获得了一笔超过1亿元的年度大单,多亏了‘豁免权’。”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刘薇告诉记者,该单位对所有的废气处理设施都编制了点检和维保计划,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稳定达标排放。“达标的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保证了这笔大单能够按期完成。”

  2

  从倒逼转向激励,差别化管控

  去年10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管理办法,并于今年对豁免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拓宽了豁免范围,将环保治理水平领先的企业、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纳入应急管控豁免名单。

  所谓豁免企业,是指企业污染排放水平好于同行业其它企业或者是涉及重大民生保障的企业,在确保符合环境管理要求和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在全省执行秋冬季错峰生产计划时,免予执行停产、限产,或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过程中,原定预警响应级别要求停产的,免予执行停产,按照最低限产比例执行限产。

  “以前,环保对企业更多的是处罚和约束,而豁免政策则立足于鼓励和激励。”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方智勇介绍,通过差别化管控政策,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并带动更多企业加快提标改造进度、争取获得豁免,从而形成正向激励效应。

  记者 薛舒文

  导语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对全省纳入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的企业和工地进行专项检查。记者昨跟随我市生态环境部门走访3家豁免企业发现,它们都在保证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正常生产。据悉,我市共有86家豁免企业和34家民生保障相关工地。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避免了“一刀切”,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1

  确保达标排放,豁免企业生产正常

  在扬州福克斯减震器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喷包车间里增设了活性炭+光氧设备,焊接车间里设置了集中除尘装置,实现了生产烟气稳定达标排放。“我们先后投入300万元增添环保设备,在市、区生态环境局帮助下,今年通过了豁免申请。”企业负责人表示,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企业正常生产,满足了客户订单需求。

  同样感受到方便的还有生产新能源商务车的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我们投资200多万元,对涂装烘干室进行改造并增加RTO废气处理设施,该项目已验收,目前稳定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削减。”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按照生态环境部门要求,公司污染防治设施安装完成了环保监控设备,并与江都区环境生态局监控平台实现了联网,做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环保豁免权保障了公司正常、稳定生产,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10月,公司获得了一笔超过1亿元的年度大单,多亏了‘豁免权’。”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刘薇告诉记者,该单位对所有的废气处理设施都编制了点检和维保计划,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稳定达标排放。“达标的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保证了这笔大单能够按期完成。”

  2

  从倒逼转向激励,差别化管控

  去年10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管理办法,并于今年对豁免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拓宽了豁免范围,将环保治理水平领先的企业、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纳入应急管控豁免名单。

  所谓豁免企业,是指企业污染排放水平好于同行业其它企业或者是涉及重大民生保障的企业,在确保符合环境管理要求和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在全省执行秋冬季错峰生产计划时,免予执行停产、限产,或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过程中,原定预警响应级别要求停产的,免予执行停产,按照最低限产比例执行限产。

  “以前,环保对企业更多的是处罚和约束,而豁免政策则立足于鼓励和激励。”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方智勇介绍,通过差别化管控政策,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并带动更多企业加快提标改造进度、争取获得豁免,从而形成正向激励效应。

  记者 薛舒文

  

标签:

责任编辑:王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